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高教70年:在服务国家建设中转型升级

■新中国高等教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推动高校发展有三类宏观上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的政策方向:一是高校的重点建设,从重点高校、“211”“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逐步建构起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二是高校的门类调整,通过新中国成立初的院系调整、世纪之交的综合化改革、研究生专业学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等,建构起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别结构;三是高校的布局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按大区设置高等学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省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等,逐步完善起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70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快速有序发展、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办学形式逐步走向多样化,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而这一切都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离不开教育投入和制度的有力保障。

  本文以这三大政策方向为主线,结合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当时的工作重点,对高等教育全面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光辉历程进行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迅速满足了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和工业体系建设的要求

  建成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是新中国前20多年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也是新中国开创者心中最初的梦想。旧中国留给共产党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人均寿命35岁、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文盲率高达80%以上,而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在那个时代,工业化就意味着现代化,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1949年末,我国大陆的高校只有205所,在校大学生约11.7万人,高等教育虽然规模很小,但体系混乱、科系庞杂、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迅速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抓住重点,以带动全局、支撑国家建设。

  1950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了整顿大学、形成重点体制的方针。按照这一方针,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指导思想是有重点地稳步前进。周恩来总理指出:“有重点地稳步前进,不是不进和冒进,也不是齐头并进。如果把摊子铺得很大,没有重点,形式上好像配合了国家建设,实际上却不是。”“办事情总要有个次序。先搞重点,其他就可以逐步带动起来。比如综合大学办几个像样的,其他的也就会跟着学。”1954—1963年,全国分4批共确定出68所高等学校为重点高校。事实证明,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及学科,具有迅速动员社会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使高等教育主动按照国家计划和需要设置的优点。

  其间实施的院系调整,涉及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明确了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的性质任务,尤其加强了工科院校建设,高等学校形成了按学科或行业门类设置的基本特点。到1957年,全国有高校229所,其中单科性的专门学院达211所,占高校总数的92%。高等学校开始计划性地按专业对口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1953年本科专业种数为215种、1957年为323种、1965年为601种,发展很快,迅速有序地满足着国家建设的需要。

  高等学校也形成了按区域设置的基本布局。各大行政区至少有1所综合大学,1—3所农学院,1—3所师范学院,多办专业性工学院,各省办专科。1955—1957年,为避免高校过于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状况,逐步推动并实现工业院校与工业基地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内地高校建设。

  在管理体制上,高等教育形成了中央直属高校、行业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3大条块的格局。高等学校还实行开门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办学体制。

  这一切,使得高等教育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应了当时经济恢复与建设的需要,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封锁,也奠定起共和国前50年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

来源:热点教育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学府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h.56@126.com

0条评论

评论不能为空哦!

暂无评论哦~